产品特性:榫卯结构 | 品牌:华夏名琢 | 材质:紫光檀 |
适用场合:客厅 | 风格:明式 | 样式:组合 |
适用人群:成人 | 型号:沙发 | 框架:紫光檀 |
内部填充物:紫光檀 | 可否定做:可以 | 贸易属性:内贸 |
规格:11件套 | 颜色:黑色、 红色、 紫色 | 尺寸:450*400 |
赞比亚紫檀客厅沙发古典雅韵之美紫光檀卷书宝座沙发步步高升
老挝大红酸枝客厅沙发类家具古典雅韵之美卷书宝座沙发步步高升
交趾黄檀客厅座椅类家具 尽显雅韵之美大红酸枝明式沙发11件套
西方设计界一直有这样一句话:“没有中国元素,没有贵气。”由此可见,能反映中国元素的红木家具在西方设计师心里具有怎样的分量。
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融合了庄重与优雅双重气质。现在的中式风格中又融入了后现代手法,把传统文化、设计艺术、时尚动感和家居因素统一,形成了一种民族特色的标志符号。例如,厅里摆一套明清式的红木家具,墙上挂一幅中国山水画等,传统的书房里自然少不了书柜、书案以及文房四宝。
红木家具的陈设,需要考虑现代人的生活环境和方式,懂得如何摒弃繁复的形式,将中国传统的哲学、美学元素融入到当代艺术的陈设中。
我们的生活需要理性,但不能缺少意境!
其一·君子不器
明初,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生活情趣的要求,民间工艺美术也有了新的发展。吉祥如意图案在民间普遍流行,上层达官贵人推波助澜,特别是“缠枝花纹”和“夔龙图案”,严谨工整,华丽优美。在工艺装饰上,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格,所有这些都在明代家具的装饰风格、造型艺术、工艺构造上得到充分的体现。
明代家具制作的重镇苏州,是当时手工业密集的地区。至明后期,苏州等地出现“富贵争盛、贫民尤效”的风气。这不仅仅体现在服饰上,当时的婚嫁俗、家庭摆设对家具提出了新的要求,到了“既期贵重,又求精工”的地步。除以当地榉木制作外,纷纷启用花梨、紫檀、乌木等硬木加以精工细作。
这一时期唐寅、李渔等文人骚客纷纷加入家具的设计、风格的研讨、时式的推广,特别将个性化的艺术思想融化到具体的器具之中,使得那时文人的思想、艺术和的审美观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,同时,也使明式家具制作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。
形而上者谓之道,形而下者谓之器,明式家具是器,但已进乎道,这核心是人,是物与人共鸣的人。明式家具之所以能登上大雅殿堂,能成为大家共认得古典家具的审美,这里必须谈到明清两代的文人,即中国古典文人审美情趣。
二· 精神素描
晚明时期,中国文人良好的儒学修养使他们始终抱着积极入世的姿态。他们既不能忘情于魏阙,但又悠游于山林,这种矛盾但又统一的人格特征,成为中国文人的一种基本特点。
这种境界构成了“天人合一”的审美态度,也使明清文人的清高品格得到升华,使明清文人在明式家具的创意设计、创作的实践中充分展现出“空灵、简明”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,从而使明式家具的艺术成达到了的艺术高度,成为世人仰慕的“妙品”、“神品”。
其三·简约空灵
明式家具的艺术魅力是素雅简练、流畅空灵,但简练是位的,删尽繁华,才能见其精神,达到艺术审美的境界。
一句简素空灵,把明式家具的审美指向表达得淋漓尽致。体现简素空灵之美的家具被推为之品,是有其艺术渊源和文化背景的,它直接受明清以来文人画的影响,两者在审美旨趣上一脉相通。
大红酸枝(交趾黄檀)
在红木界,当黄花梨无木可用、紫檀产量颇低的情况下,很多人把目光投向另一种材质——大红酸枝。
学名交趾黄檀,俗称老红木,产于中南半岛,与黄花梨、小叶紫檀并称御用的“三大贡木”。
交趾黄檀原木色泽红而不艳,愈久愈润,深受国人喜爱,红木一词便是因此而来。
继黄花梨、小叶紫檀退出主流市场后,交趾黄檀已成红木家具的主流用材,格也一路飙涨。
交趾黄檀,俗称“大红酸枝”,拉丁学名: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 Pierre ex Laness。
科属:属于豆科家族(Bean or pea family)黄檀属(Dalbergia spp.亦称檀属)之树种。恩格勒系统分类于豆科(Leguminosae),哈钦松系统分类于蝶形花(FabaceaePapilionoideae),塔赫他间~克朗奎斯特系统分类于豆目Fabales豆科Fabaceae。
该物种由法国人让?巴普蒂斯?路易?皮埃尔和让?马里?安托万?德—兰尼桑在1886年命名。
一、商用名:
火焰木Flamewood,克兰侬Kra-nhoung(柬埔寨);
帕永Payung(泰国);
特拉克Trac(越南);
帕栋考Pa dong khao,麦卡侬Mai Ka Nhoung(老挝)。
通用商品名称:暹罗红木Siam Rosewood;泰国红木Thai Rosewood;交趾红木Cochin Rosewood ,老挝红木Laos Rosewood。
而在一些不同地区又有各自的土名,如仅在曼谷附近对交趾黄檀有许多种不同叫法:Kra-yung(高棉素林Khmer-Surin);Daeng Cheen(巴真武里府Prachin Buri);Praduu tom(庄他武里府Chanthaburi);Praduu Laai (春武里府Chon Buri);Phayuung mai(沙拉武里府Sayaburi);Praduu Sen(达呖府Trat)。
1:树体,2:树叶,3:荚果,4:种子
二、分布范围:
交趾黄檀生长于中南半岛北纬22°~10°的地区。遍布泰国各地(除南部和西北部外)和柬埔寨的大多数地区。
在老挝从上寮的琅勃拉邦省(Louangphrabang)到中寮的甘蒙(Khammouane)至下寮的沙湾拿吉省(Savannakhet)均有分布。
在柬埔寨数量多,主要出产省份有:磅同(Kampong Thom)、柏威夏(Preǎh Vihéar)、拉塔纳基里(Ratanakiri)、菩萨(Pūrsat)、暹粒(Siěm Réab)、蒙多基里(Modulkiri)、上丁(Stoeng Tr?ng)、戈公(Ka?h Kǒng)、桔井(Kr?chéh)。
交趾黄檀在越南只有在南部的嘉莱—昆嵩省(Gia Lai-Kon Tum)和广南—岘港省(Quang Nam-Da Nang)有一定数量,而在越南其他地区则非常少见。有的木材经营者和林科院木材声称在缅甸也发现有交趾黄檀。
三、生长环境:
交趾黄檀主要生长于海拔100米至海拔400~500米的半落叶季风雨林或河边常绿林中,在老挝山地中的海拔1000米处也可见到此树种,这也许是它的适应生长环境的海拔高度了。
栖息地年降雨量为1200~1700mm,个别迎风山坡可达3000mm。适应年平均气温20~32℃,气温10℃。
对土壤要求低,主要生长于较深的沙质土壤、粘土层和石灰钙质土壤中,耐旱(产地每年有3~6个月的旱季),但生长速率相当缓慢。
幼树耐荫,随生长逐渐变为喜光。砍伐后可再生为矮灌木。
半落叶林中的交趾黄檀母树,So Thea先生2003年1月摄于柬埔寨暹粒省。
四、植物学特征:
落叶大乔木(在越南和泰国的有些地区为常绿乔木),高度一般在8~30m,主干直径可达60~120cm,有时有几个主干和分枝。树皮光滑而坚硬,浅黄至灰褐色,为鳞片状,有纵向裂纹,有时剥落为碎片。叶的形态为不均等的羽状复叶,叶序互生或半对生。
花白色,顶生、半顶生或腋生,复总状花序(圆锥花序),花冠蝶形,花瓣为标准的直角型。花萼五片凹进***,合生。果实为扁平的线状闭果,属于荚果类型。在越南,每年的5~7月为花期,9~10月是果实成熟期,而在老挝,成熟季节在旱季开始的12~1月。
种子成熟时,豆荚颜色由绿色变为黄色,终变为暗褐色,荚果成熟时不炸裂。种子在干燥环境下易较长时间保存,人工种植可将种子预先处理完好后进行播种,但是人工种植无法达到商用木材的目的。